经济重启过程中的深圳韧性

来源: 2020-05-23 09:26:50  
经济重启过程中的深圳韧性

本报记者/郑炳巽/陈婷/童海华/深圳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场严峻大考。2020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来自深圳的代表委员们带来的议案和提案值得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等多位代表、委员均在相关议案、提案中提出,要从制度建设、统筹规划、创新驱动、风险防范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随着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同步推进,停滞的经济增长逐步获得恢复。在这过程中,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龙头城市的深圳,再一次表现出强劲的行动力,出台各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与措施,帮助企业快速渡过难关。

蓄力复苏

记者从深圳市统计局官网了解到,在多方努力下,深圳的经济建设开始显现复苏迹象,各项增长指标降幅收窄,经济投资活动逐步回升。其中,一季度,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7%,比1~2月收窄4.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0.2%和9.5%,分别比1~2月收窄5.7和5.5个百分点。

在投资方面,深圳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非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8.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1.4%,工业投资下降22.7%,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34%。民间投资下降19%。即便如此,总体趋势仍向好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比1~2月回升6.8个百分点。受国外疫情发酵影响,我国进出口业务也受到不小冲击。不过在这方面,深圳所受的影响也逐渐缩小。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为5747.81亿元,同比下降11.7%,比1~2月缩小5.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为2915.9亿元,下降21.1%,比1~2月缩小5.3个百分点;进口总额为2831.91亿元,增速扭负为正,增长0.7%,比1~2月提高6.6个百分点。此外,截至3月末,深圳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89983.31亿元,同比增长17%;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2607.49亿元,增长14.2%。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指出,“深圳的在职人口远高于其他城市,且更多是年轻群体,这给它带来了强劲的经济产出能力。未来10年,预计这一优势还将保持,因此深圳也将在这一轮冲击中快速复苏。与此同时,深圳的特殊定位要求它承担起更多的使命,因此这座城市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加快恢复速度。”

多举救市

在广东省启动复工的前3天,亦即2月7日,深圳就出台了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惠企16条”,通过该政策的实施,可为企业减免或者缓交的资金总额超过600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大约100多亿元。

紧接着在3月13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就“惠企16条”开展线上政策解读答疑活动。除了鼓励相关企业快速扩大产能,还对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按不超过设备投资的50%予以事后资助,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与此同时,深圳还出台相关细则,免除全市工商企业2月份当月缴交的基本电费。据供电部门测算,2月份当月全市可减免“基本电费”约6.9亿元。

在具体的领域,如深圳海关,2月7日便出台20条措施。包括在各口岸海关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专用窗口,疫情防控物资即到即提;支持企业紧急情况可先登记放行,后续补办相关手续;扩大企业免除税款担保适用范围,延长税款缴纳期限,滞纳金一律免征,延长滞报金起征时间节点等。

纵观各个区,在助力企业恢复生产方面出台的政策,同样不可谓不及时。先是在春节假期期间,福田区就针对企业房租高、用工贵、招工难、资金紧等问题,出台了“福企11条”,成为全国首个县区级政府防控疫情应急扶持企业政策。之后福田区又进一步实施“福企”新10条,落实财政资金近6亿元,从降租激励、稳企复产等10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直接支持”。

在“惠企16条”的基础上,宝安区推出了“撑企10条”“关爱9条”等措施。据悉,前者发布以后,为宝安5家区属国企减租1.3亿元,247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和股东一体减租3.31亿元。关于后者,则是针对遵守规定的延迟返回的疫情重点地区人员,给予用工承诺,延迟返回期间,政府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连续补贴2个月。

3月25日,南山区推出全国第一只百分百服务“战疫”企业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是南山区首只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首期包括兴森科技(12.470, -0.13,-1.03%)、开立医疗(34.880, 0.62, 1.81%)在内,12家为抗疫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入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位于南山区的前海自贸区加速发展。2019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推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优惠目录,针对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做出各项租金补贴、专项扶持基金、人才房配租等政策措施。其中,去年的租金补贴幅度为30%~50%,今年的补贴幅度为20%~40%。

记者近日在走访前海核心商务区——桂湾片区时,租赁公司中介表示近段时间以来有不少公司受优惠政策推动入驻该片区写字楼。高力国际则指出,得益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在第一季度疫情突发之前的强劲市场租赁活动,前海录得环比租金持续小幅上涨和空置率下降。

而龙华区除了支持企业发展外,为了促进消费,还从餐饮消费、汽车消费、活动支持等角度,制定了“商贸业”促消费系列措施,向市民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

厚积薄发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并大手笔实施惠企惠民政策,有赖于深圳的厚积薄发。

自2016年开始,深圳GDP突破2万亿元大关,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取代广州成为GDP第三城市。到了2019年,深圳GDP总量达到26927亿元,与23629亿元的广州进一步拉开差距。

在GDP总量上,深圳目前仍排在上海、北京之后,但若以反映“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密度和活力”的指标——“地均GDP”来衡量,深圳无疑是全国第一。数据显示,深圳2019年地均GDP为13.48亿元,位列第一,上海以6.02亿元屈居第二,不及深圳的二分之一。而在北广深杭4个城市中,深圳地均GDP是广州的4倍多、北京的6倍多、杭州的14倍多。深圳的经济活力由此可见。

根据数据宝的统计数据,包括A股、港股、美股上市公司在内,北京市注册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2.46万亿元,位居第一;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12.31万亿元,位居次席;上海上市公司总市值近8万亿元,位居第三位。但是若以单位面积上市公司市值衡量,深圳每平方公里上市公司市值超过61亿元,位居第一位,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北京,北京每平方公里上市公司的市值为13.69亿元。上海第三位,每平方公里上市公司市值12.56亿元。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统计年鉴》,深圳企业总数从1979年的501户,发展到2015年突破110万户大关,之后几年飙涨。到2018年已经超过197万户,其中190万户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也达到65000户;所有企业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超过27000户。

对于创新的重视,也为深圳的经济注入活力。2018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9155.18亿元,增长率9.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增加值分别为4772.02亿元、1065.82亿元,增长率均超过10%。

深圳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支出经费从2009年的279.7亿元上涨到2018年的1163.5亿元,有R&D活动的企业也由1018个上升到3489个。创新载体总量,则从2010年的419个,逐年上涨到2018年的1877个。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由于履行了国家使命、服务了国家战略、担当了国家责任,深圳在过去40年取得了辉煌发展成就。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更应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做出新贡献。”

张燕生认为,无论在科学抗疫的应急阶段,还是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阶段,深圳都走在了前面。他指出,尤其是深圳拥有更多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先天优势,这种地位给它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人才,给当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可以说,深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创新活力的地方。”